2007年5月10日 星期四

"杜威小姐"變"木頭人"了?

今年初(2007)剛上市的搜索引擎"杜威小姐"--http://www.msdewey.com/,您用過了嗎?回想剛上市時,沒有太多時間去測試,不過,覺得很炫也相當有趣,"真人互動"的概念又將Web 2.0技術門檻往上攀升,針對現代人喜歡玩新意兒的作法,真的應該起立鼓掌;早上"黃金單身漢"傳了"杜威小姐"的連結給我解悶,呵呵,勾起我回憶,大概是看我在沈思(發呆中),剛好要找一個關鍵詞"SMTP Error Code",咦~~~她,竟然掛了,我可以勉強接受她頻寬資源吃太重,也可以為了用它,暫時關掉一些應用程式("杜威小姐"資源實在吃不少),但是,我實在無法相信眼前所看到的,這麼簡單的關鍵詞"SMTP Error Code"搜尋,"杜威小姐"竟然掛了,一度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再開兩個視窗,輸入"Google Adsense"試試,隔了幾秒,還好有產生搜尋結果,不然真的要給它好好"建議、建議"了,另一個視窗再度鍵入"SMTP Error Code",結果,還是掛在那兒‧‧‧‧。(看倌們,有空試試,如果可以成功搜尋,通知一下喔!!)



雖然那個木頭人的畫面持續停留,不過我還是很欣賞這樣的創舉,任何事物,有起步才有後續的改進空間囉!!(不扯了,開Google先~~!!)

2007年5月1日 星期二

『ROI of blogging』From Forrester. --分享給決策主管及Blogger

分享這份簡報給各界的決策主管及個人Blogger,這份簡報從企業及工作角度裡分析出到底需不需要Blog來提升競爭力,面對Competitor時,Blogging的競爭優勢又該如何彰顯,而面對Blog效益無法立即看到成效時,又該如何去經營?Risk在哪?這份簡報做了一些可供參考的分析。

一位或一群共筆的寫手(Blogger)之於企業,在市場行銷上應該有不錯的成效!!
(註:ROI:Return On Investment 投資利潤,投資回收率)



由於版權問題,請至下面的連結免費下載,Thx!!

http://www.forrester.com/Teleconference/Previous/Overview/0,,1698,00.html

2007年4月30日 星期一

有意思的觀點.(Climbing the social Web ladder)

如果將Web上參與群組討論的使用者進行等級區分,看似無益,但卻淺藏有Marketing的研究及參考價值,以下這篇文章將使用者以階梯的觀念區分為六個等級,並指出Marketing研究人員在研究市場的過程中若可以協助User往上攀爬等級,將有助公司在客服上取得更好的成績,文中並以Apple與Dell兩家電腦公司為例,可以看出Mac的User因可以吸收更多Web 2.0的相關知識,將有機會瓜分市場!!



(註:以下文章出自ZDNet,並符合網站上Blog的轉載說明!!)

Climbing the social Web ladder by ZDNet's Dan Farber -- Forrester analysts Charlene Li and Josh Bernoff have published a report, "Social Technographics," ($279) that identifies six levels of participation in the realm of social media or the social Web in the U.S. based on a recent survey. The results are not surprising, but looking at target markets from a "social technographic" perspective can [...]

2007年4月26日 星期四

Taiwan,了不起

幾年前因工作關係,除了短期進駐海外,也有機會參加一些海外的產品研習會;尤記得在加州Double Tree參加一場產品研討會時,在講師Bra. Bra. Bra.講了一堆有聽但不太懂的專業術語中,話鋒突然一轉談到網路設備的介接,一句"Has anybody ever used these devices?......It's from Taiwan."精神立起,原來講師手上拿的Layer2,3,4 Swith是D-link及Accton.....等,他談到幾個牌子其實都不錯,不過,這位講師他比較偏愛來自台灣的一些資訊設備進行介接,講師說除了價格因素外,最重要的是穩定性還不錯;相信各位身處異鄉時,聽到"Taiwan",都會有種莫名的專注,特別是聽到讚美的聲音,更是與有榮焉之感,由於當時的研討會只有我是來自Taiwan,說真的當時在內心裡已經豎起大拇指說聲"Taiwan,了不起!!"

在微程式工作數年,常南北奔波,"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場面屢見不鮮,常聽到第一線業務伙伴在業務會議中,述說著競爭者是來自國外xxxxx的產品,雖然不是每次都順利拿下案子,但過程中,我們總可感受到來自客戶最真實的聲音,提供公司裡最適切的產品給User參考。

微程式在近幾年的改變,從SI到ISV,要與外商產品一較高下,實不容易,然而在每次爭戰後,最終獲取User的青睞時,團隊成員心裡的喜悅真的無法以筆墨形容,感動不已。期盼微程式在全體成員的努力下,持續強化自有品牌, 除了在國內加速產品推廣及研發外,也能與合作伙伴們在國際舞台上,一起聽到來自客戶的聲音--"Taiwan,了不起"!!

2007年4月23日 星期一

CEO對Web2.0的看法

個人蠻喜歡ZDNet的相關報導及產業動態分析,剛看到這篇來自CEO對Web2.0的討論,Sharing給各位聽看看囉!!

Web2.0持續發燒,也漸漸讓企業不得不重視Web2.0對企業IT帶來的衝擊,跟不上腳步真的會處於競爭劣勢嗎?國外的企業主或決策者又是如何看待這個衝擊呢?以下這段由ZDNet總編輯Dan Farber 於San Francisco (Web2.0 Expo)大會上對幾位重量級人物的簡短訪談,Sharing給各位!!
http://zdnet.com.com/1606-2_2-6177413.html

2007年4月19日 星期四

Google對SEO廠商的某些看法

SEO(search engine optimizer)
近年來這個名詞可重要的哩,不過坊間充斥著可以為您的網站進行極佳優化的廣告,在任一家Search Engine上鍵入SEO,這些業者不勝枚舉,不過在您決定與SEO廠商配合時,建議您可以先閱讀Wikipedia百科全書裡的說明,應該會獲得比較清楚的說明。
http://zh.wikipedia.org/wiki/搜尋引擎最佳化

個人覺得Wikipedia下面這段話是真的實際了點。
『高品質網站通常排名很優』.......總括來說,增進網站品質的搜尋引擎優化實現很可能比直接尋找操控搜尋排名手段的短期實現要活得長久。

至於Google對SEO的見解呢?原文裡,我覺得這句話實在有趣:
『Reserve the same skepticism for unsolicited email about search engines as you do for "burn fat at night" diet pills or requests to help transfer funds from deposed dictators.』

中文翻譯是這樣寫的
『對那些不請自來關於搜尋引擎的電子郵件,就像那些宣稱「一夜見效」的減肥藥一樣,您都需要保持相同的懷疑態度。』

Google對SEO廠商的某些看法,全文如下,Sharing給各位參考囉!!
http://www.google.com/support/webmasters/bin/answer.py?answer=35291&query=SEO&topic=&type=

【註:】Google對於含有垃圾訊息的搜尋結果,甚至還提供檢舉哩--^_^
http://www.google.com/contact/spamreport.html

2007年4月18日 星期三

當你有自己的觀點時,你會發現你變的更自由了

恩! 現在有時間把遺失的意見再次想起,我把它post在新的標題,讓我們用這句話開始吧! [當你有自己的觀點時,你會發現你變的更自由了],我其實有點懷疑面對一開始的壓力妳是怎麼撐過來的,呵呵...妳算是讓我覺得進步很多的一個伙伴,加油!

我們常說:這是IBM說的...這是NOVELL說的...這是....但是;什麼是微程式的觀點是什麼? 或是什麼是"我的觀點"才重要,謝謝你提供這些精采的分析

我的觀點一:DIV & TABLE
DIV 與 TABLE如果由技術來看,我們可以這樣開始討論,事實上不管是XML 或是HTML,甚至是SGML...他們的瀏覽器都是把TAG轉成物件來處理,所以我們常會聽到DOM這個東西,DOM有一個缺點,他需要把文字轉成樹狀結構,存在記憶體裡,後再由節點找到他的值,因此table 再還沒用遇到</td></tr></table> 時,他是沒無法被瀏覽器處理的(顯示),相較於div , 他可以一行一行的就被解晰出來,因此如果html 越複雜,你就越能感受到table 比div慢,如果我們由結構來看,table使用DOM 時所需的記憶體也相對的會比DIV大很多,但是反觀TABLE 也有他的好處,他在做定位時比DIV 更具移植性,尤其實在不同的瀏覽器,要使用DIV+CSS 做精確的定位,有時會麻煩很多(現在的狀況我比較不清楚,也許現在不像3年前情況那麼糟)...

我的觀點二:XML & JSON
XML有一個先天的大問題,而且他挑起的是RD & UIRD 最敏感的神經,這兩者之間本來有一道很高的牆,以前我們常常問一個問題,是你先開始還是我先開始...,有了XML 後,RD可以大聲的說,誰先開始都無所謂,但是你得懂XSL,但是XSL 事實上在WEB DESIGNER 的眼中並不親合,相較於WEN DESIGNER比較常接觸的JS 來說,XSL只是另一個怪物,那到底哪個方式比較好?如果以RD的觀點來看通常他們會選擇的是XML,因為XML 是純粹的資料,他不帶有邏輯,如果後端的程式除了資料以外還需帶著邏輯,基本上RD會覺得這非常的不乾淨(NOT PURE OR NOT CLEAR),而且沒辦法把彼此的工作一刀切開,於是另一場形勢上的戰爭又開啟了,呵呵...

技術的本身是沒有對錯的只是選擇問題,不同背景的人對技術的選擇會有不同的見解,玩JAVA的人會說,你這個不懂OO的人真是落伍,用C寫程式的人可能會說,你說了很多OO道理,你的程式執行效率快多少... 即使OO只是一種概念與語言無關,很多使用程序性語言的RD多會用他自己的方式去解釋他的觀點,對...技術的本身通常不會有對錯,只是選擇的不同罷了! 既是如此,培養自己對系統的看法就變成一個重要的事,再次感謝你對這些技術的分享

 
TEMPLATE HACKS AND TWEAKS BY [ METAMUSE ] BLACKCAT 1.1